蠶絲被的使用和保養會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有一項就是蠶絲被盡可能不要拿去太陽下曬,因為蠶絲主要由蛋白質組成,在太陽曬這會使得蠶絲斷裂。
那難道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蠶絲被不能曬么,當然不是!好的蠶絲被的蠶絲是可以曬的,蠶蟲給大家解答一下為什么有的人為什么說蠶絲被不能曬。
1.蠶絲脫膠不**。絲膠包裹和滲入兩根絲素就構成了一根蠶絲,絲膠(球蛋白globulin)與絲素(纖蛋白silk-fibroin)均屬蛋白,但兩者結構與氨基酸成份存有差異。絲素蛋白是蠶絲中主要的組成部分,約占質量的70%—73%,絲膠約占23%—25%,還有5%左右的其它介質。絲膠是水溶性較好的球狀蛋白質,將蠶絲溶解于熱水中脫膠精練,就是利用了絲膠的這一個特性。由于絲膠和絲素的氨基酸組成不同,絲素為纖蛋白(silk-fibroin),絲膠為球蛋白,所以桑蠶所吐的絲全長可達800-1200米。因為蠶突出的粘液有一層膠在外面包裹住氨基酸。如果不將膠脫出,所有的營養成分是釋放不出來的脫膠之后是為了更好地讓人體吸收蠶絲的蛋白。蠶絲脫膠不**使得蠶絲發脆,容易粘連,使得蠶絲被曬后不夠蓬松甚至容易結快。
2.被芯主要使用短絲綿的蠶絲被。
蠶絲被填充料桑蠶絲等級分類: 1:特等級,一般是精雙宮繭和毛雙宮繭制作的手工綿兜或機制長絲,雙宮繭在整個蠶繭產量中數量很少,資源希缺。是2個或3個桑蠶同時吐絲做的大繭,蠶絲2-3條錯綜交叉,是做蠶絲被的*好填充料,雙宮絲好比蜂蜜中的蜂皇漿。市場供應量不大,價格也高。2:優等級,一般是用春蠶或晚秋蠶的標準上繭生產手工綿兜或機制長絲,上繭是做白廠絲,綢緞的*好材料,也是生產蠶絲被填充料的上等材料,上繭在蠶繭產量中數量*大,資源豐富。上繭蠶絲的單根絲長度都在1000-2000米之間。目前市場供應量很大。3:一等級,一般是繅絲廠下選的次繭,通頭繭,黃斑繭來生產的機制長絲,此類機制絲生產時必須加漂白劑和柔軟劑,這類機制絲生產的蠶絲被填充料,色質漂白,手感很好,彭松度也很好,是目前冒充雙宮桑蠶絲*多的。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有化學藥劑,蠶絲的拉測牢度不夠,容易斷,使用期更加短,一般用不到6-8年。4:合格品級,一般是用繅絲長的下腳料蛹衣來生產的機制長絲--蛹襯絲綿,生產時需要加很多的化學藥劑,漂白劑,柔軟劑,彭松劑,燒堿等,此蠶絲也是長絲,拉扯時會出現很多的筋條,一般是中下等級的蠶絲被填充料。市場供應量大。5:等外級短蠶絲,一種是用蠶種場的削口繭來生產的精干絲棉,精梳機干打生產的,工藝簡單,成本也低,目前市場供應量很少,另一種是真絲廢料還原制造的,這種短蠶絲材料成本很低,還原工藝復雜,市場供應量大,是做絎縫蠶絲被的*好材料。短絲綿多以黃斑絲,蛹襯絲、下腳料等為原料。經歷漂白處理、加工制成的絲絹,蠶絲長度大多在2厘米左右。有些低端的或者參假的蠶絲被的被芯主要是由短絲綿組成。這類的蠶絲被經過太陽曬后很容易斷層結快,縮團,使得保暖性和舒適性大大的降低。
3. 蠶絲含甲醛、漂白劑、柔然劑等化學物質。造假的蠶絲被蠶絲含甲醛、漂白劑、柔然劑等化學物質,暴曬會有明顯的斷裂和變色。